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

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摇边。
纤云激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
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
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夜色苍茫之际,稀疏的梧桐树上笼罩着迷漾的烟雾,络纬的鸣声时断时续地啼着,一阵阵凉意沁人心肺,白露为霸,寒彻无边的大地。
轻云飘荡,明月已沉向海中,满天星宿闪烁,令人感受到阵阵秋风在天际吹拂。
在万籁俱寂的秋夜中,络纬的唧唧声已经显得格外清晰,而歌声更是冲破静谧的夜空,回荡在亭台楼榭之间。
雄鸡连续不断地报晓,熹微的曙色与清冷的月光交融激射。

注释
络纬: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
子夜:即《子夜歌》,为南朝时流行在江南的民间歌曲,曲调菱怨。
冷光:月光。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秋天,黄景仁仍在安徽学政朱筠的官署中。此时,他随着朱筠来到六安,于某夜心有所感,写作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宋丽静选注,宋元明清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10,第223页

赏析

  该诗开头两句,诗人描绘秋风萧瑟的景象,形象化地写出“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天景象。“纤云微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写秋高气爽、轻云飘荡的天空景色,天空与大地的秋色相互呼应,极力渲染秋夜幽静的气氛。“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写空寂的楼台亭榭回荡着《子夜歌》的哀苦声音,《子夜歌》是南朝时流行在江南的民间歌曲,曲调多哀怨。在万籁俱寂的秋夜中,络纬的唧唧声已经显得格外清晰,而歌声更是冲破静谧的夜空,回荡在亭台楼榭之间,撩人情思,使人难以入眠。歌声冲破静谧的夜空,更增添一种悲秋的气氛。诗用“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两句作结,描写雄鸡连续不断地报晓,熹微的曙色与清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秋夜》是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描述了秋天一场夜里的景色,采用双韵拗体七律的手法,突出秋夜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诗人愁苦悲凉的心情,同时又暗含对未来的希望。全诗格调清新俊逸、语言清丽深沉,抓住极具特点的景物与情状,展现出一幅清幽冷寂的秋夜图。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205篇诗文  13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年行·男儿作健向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

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
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桂殿秋·思往事

朱彝尊 朱彝尊〔清代〕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