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偏僻之地,荆棘丛生,满眼荒芜,让人心生苍凉。南飞的征雁,亦不会因时常触动人的思乡愁怀而停歇。眺望远方,视线落处,凉云冷雨,故园遥不可及,更在远方的远方。
愁思缕缕,心欲碎。清泪,似是为悲秋而洒。人在他乡,更让人泪流不止。然而,即使返家之时又能怎么样呢。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双调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
榛荆(zhēn jīng):荆棘。
征鸿:即征雁。多指秋天南飞的大雁。住:停歇。
长安:借指北京。
湿云:谓湿度大的云。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张草纫《纳兰词笺注》载:“词中有‘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之语,当作于妻子卢氏去世后不久。卢氏于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产后病故。”

参考资料:完善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05:第35页

赏析

  上片开篇便展现出一派荒芜之境,容若于孤城之外,万山丛中立马远眺,湿云吹雨,暮霭沉沉,不见乡关。“榛荆满眼山城路”说的是行役途中所见,山城遥遥.满眼荒芜颓败之景,荆棘一样的植物在这城边的行军道上显得格外刺眼。忽然从远天传来断断续续的几声嘶哑的雁鸣,在丝丝雨声中.它们只顾前进,倏忽间就飞向远方去了,像那断雁前来,却不为愁人暂住片刻,那为何还有“鸿雁传书”的古语。上片集中了山城、荆棘、征鸿、湿云、冷雨这些意象,极力渲染出旅人的苦闷,想必不过是自己一厢愁情,更无处安放罢了。前路未知,雨还是丝丝缕缕,越加觉得寒冷,但归处又在哪里。

  下片抒情,悲秋更兼乡愁,承转启合中纳兰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词上片是写景,词人于孤城之外,万山丛中立马远眺,湿云吹雨,暮霭沉沉,不见乡关;下片抒情,悲秋更兼乡愁。愁的深处,是更不能言尽之愁。全词述说乡关客愁,情与景偕,伤感之至,传达出词人身在塞上而心念故园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59篇诗文  127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吟剑

洪秀全 洪秀全〔清代〕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效皇极 一作:敦皇极)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玄墓看梅

德元 德元〔清代〕

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
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
僧寺多藏深树里,人家半在夕阳西。
登临更上朝元阁,满壁苔痕没旧题。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