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郑谷〔唐代〕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树种植在溪桥边和山路旁,与杏树和桃树相映。
又好像懂得离人思乡的无限情感,千万条柳丝飘下无数柳絮去招引迷人的春天。
注释
半烟半雨:云雾夹杂着细雨。
映杏映桃:与杏树和桃树相映。
会得:懂得,理解。
离人:远离故乡的人。
无限意:指思乡的情感。
絮:柳絮。
惹:招引,挑逗。
简析
《柳》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朦胧而诗意的江桥图景;次句将视角转向山路,杏花、桃花在山路两侧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绚烂的春日山景图;三句将景物描写与离人的情感紧密联系起来;末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用“千丝万絮”来形容离人的思绪和情感,离情在春风的吹拂下变得更加纷乱和复杂。整首诗以春景为背景,以离情为主题,将离人的情感与春天的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全诗既有画面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度。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314篇诗文 44条名句
夕阳楼
李商隐〔唐代〕
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矣。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拜新月
李端〔唐代〕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便即 一作:即便)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裙带 一作:罗带)
桃源行
王维〔唐代〕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不见 一作:忽值)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